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03:19 点击次数:179
近日有上海博主发帖,上海房价,暴跌有点狠!21年478万没有卖的,现在只能挂243万了,要想成交,恐怕得看到220万了,直接腰斩。不知道这4年一个人能不能赚到250万。
这究竟是咋回事?
我们来仔细看看该博主提供的信息。
如同示,一个名叫保利玲兰公馆3室1厅90平米的房子,在2021年2月以478万成交,单价核到53112元。
而在如今,类似小区临港新城的一套同户型房子,居然挂牌价调整到243万,单价已经跌到2.7万。关键是,就算如此挂牌,这套房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,最终成交价会是多少。
针对此事,有网友评论,临港新城,这房子100万大概也没人要。我到现在都不明白,临港正常住宅是怎么卖到 5-6 万的。
有网友分析,其实临港滴水湖位置挺好的,16号线大站车35分钟到龙阳路,再转2号线15分钟到陆家嘴或南京东路。1个小时能到达陆家嘴或南京东路,远吗?而且那边现在制造业和金融企业特别多,高薪工作岗位多,环境好(海边、永久农田、河道),旅游资源丰富(野生动物园、天文馆、海湾公园、冰雪大世界),教育资源也挺丰富。
那上海房价当前情况如何呢?
据公开信息,上海房地产市场近期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。黄浦/静安等核心区:新房均价稳定在12万-15万元/㎡区间,部分学区房如徐汇龙华三江小区出现43.9%的极端跌幅,但整体核心区平均跌幅约30%。
浦东梅园三街坊等传统优质学区房价格从峰值9万元/㎡跌至6万元/㎡,跌幅达37%。
闵行银都新村、浦东潍坊九村等非核心区跌幅普遍超40%,杨浦密云小区以48.4%跌幅居首。嘉定等远郊区域现均价仅4.5万元/㎡,较峰值接近腰斩,部分二手房东因资产缩水30%-50%陷入负资产状态。
当前买方市场特征明显,平均议价空间达7.05%。临港片区3万多套未售房源积压,金山等产业薄弱区域跌幅可能达15%-20%,部分小区价格已回落至2020年水平。
当然,楼市也有好消息。据媒体报道,7月,上海房地产市场供求进入季节性调整阶段,新房市场整体成交略显乏力,去化情况持续分化特征,其中“好地段+好房子”受追捧,高品质项目领跑市场。
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今年1—7月,上海商品住宅销售金额TOP10项目合计销售777.4亿元。其中,第一名上海壹号院销售金额为165.9亿元,第二名金陵华庭92.1亿元,第三名翡雲悦府88.1亿元。
中指研究院上海企业常务副总经理程宇表示,上海依托其核心城市地位、经济活力及全球资源吸附力,持续为楼市构筑深厚根基。面对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与周期性调整,房企更需坚守核心价值逻辑:聚焦核心区域,以创新理念与极致产品力锻造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“好房子”。唯有如此,方能有效承接政策红利,穿越市场周期。
不得不说,商品房本身就是商品,涨跌都是市场供需关系所致。上述提及的这些小区价格波动状况,符合市场经济规律,也是当前部分楼盘的真实写照。价格跌宕起伏,都是市场需求变化决定的。哪怕是腰斩,这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引发。
总体来看,当前全国楼市大体处于相对稳定,小幅震荡行情,当然对比高位是肯定跌了不少。一句话,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。
对于刚需购房者是个机会,但是购房前需要盘点家庭经济状况,特别是贷款买房者,毕竟还款是一个长期工程,一定要慎重下手。
对此,你怎么看呢?